字体:大 中 小
护眼
关灯
上一章
目录
下一章
听香夭,终于沾湿眼角 (第1/1页)
听香夭,终于沾湿眼角
猝不及防撞见宗家掌权人,也是宗泌的兄长宗璜,梅素心里却没太多波澜,甚至有点平静地想: 哦,原来也不过如此。 宗璜面上温润无瑕,不会因meimei之事对她另眼相待。 此刻,他不过是个来商议要事的贵客,唤她一声“赵太太”后便准备告辞,连身旁的副官也能自然地伸手相扶,不见半点异样。 察觉到梅素对在场另一人疑惑的目光,宗璜眼眸微弯,缓声介绍道。 “这是尚崧,军科院的中校。” 被点名的尚崧面无波澜,仅点了点头,再无多言。 他倒是跟这竹林谈玄般的名字大相径庭,更像个寡言的执行者。 梅素得知了来客身份,便也不想多待。 “二位午安,先不打扰了。” 他们颔首回应。 在梅素转身走了几步后,身后再次响起低声交谈,并逐渐消失于另一个隐秘的梯口。 难怪梅素方才未察觉二层有人进出,甚至连书房里头还有没有其他人、来了多久,至今仍一头雾水。 但梅素没太多好奇心,赵家的合作事务与她何干? 赵家之后或兴盛得更上一层楼,或者陷入更大风险,终归都不是她这个即将被扫地出门的人该管的了。 但她从这短暂的会面中,倒隐约窥见出赵家与宗家联手的缘由。 大家族的风光,离不开权力勾连,俗称拜码头。 赵家早年也非清高,而是赵老爷子赵祚善未退时位居中央,家族鼎盛自不必说。 如今接棒者未及当年高度,家族政线断档,作为曾经的中央派系选择与别家联手不过是过渡之计。 何况单论利弊,政商合作本身就是利好信号,对赵家商业方面的拓展稳固大有益处,怎会错过宗家抛来的橄榄枝? 瞧这合作都聊到家中了,可见亲密无间。 若是从这个角度推算,梅素婚姻里的插足者宗泌,是两家联手的必然结果。 毕竟,权力系统本身不养人,只有不断输送血脉、嫁女、联姻,才能铺开生存与发展之网。 但以上不过是梅素这一年多耳濡目染的粗浅揣测,未必精准。 她想着这些,慢悠悠地换乘电梯来到一楼。 梅素不是主宾,亦非主陪,只是临时被叫上的旁观者,而这类聚会,无需人齐也能开场。 门一打开,悠扬风笛声扑面而来。 正在演奏的《Scotland the brave》活泼中透着异域趣味,衬得那些孩子的尖叫和狗吠都顺耳多了。 梅素好奇地循声望去,发现庭院的梧桐树下站着位风笛手,身着苏格兰传统服饰,裙摆偶尔随风轻摆。 这配乐阵仗不算奢华,顶多是添点异域情怀罢了。 相较于梅素参加过的赵老太太寿宴,那回才是真排场——请了粤剧名家与整支民乐团,宾客们隔着碧绿湖面,在名为怀贞亭的水榭中聆赏。 那日阳光正好,粉墙黛瓦间全是沉静的赞叹,连性子闹腾的赵壬都乖乖坐着听完了整一折。 梅素当时就听懂了《帝女花》中的一句:「…偷偷看,偷偷望…佢带泪带泪暗悲伤…我半带惊惶…怕驸马惜鸾凤配……」 如今回想,她竟然也像《苦瓜》里唱的——「听香夭从未沾湿眼角…却在某萧瑟晚秋深夜忽而明瞭了」。 等梅素终于听明白全篇戏文,眼泪也早就流干了。 只不过,曲里的主角不是她。 驸马可能是赵承,至于值得他衷心托付的帝女,自有他人。 梅素不过是从头到尾就坐错了席,看错了人,也听错了戏。 把台词当誓言,把点头当情深。 真可怜。
上一章
目录
下一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