字体:大 中 小
护眼
关灯
上一章
目录
下一章
学而习之(三) (第1/1页)
学而习之(三)
关榆正说到做到,虽心中忐忑不安,打着许久没回村的名义在各家磨磨蹭蹭了许久,仍赶在日落之前回到家。 凌湘在菜畦忙完,见他回来,便着手做饭,留下他在前院雕刻。 每和村里人聊一句,关榆正的脸色就愈差。离家三年,他一心以为学师归来就能照顾好凌湘,殊不知短短两日,听到的竟全都是凌湘如何被欺负! 堂哥有先见之明,早迁居村西远离流言蜚语,故成婚十几年,夫妻俩却能把生活过得极为舒坦。 想到这里,关榆正更不是味儿,自觉怎么都比不上关榆平,他心事重重,晃神间刻刀一错,竖着插进了腕侧,登时血流如注。 凌湘刚从灶房走出来,见他半边袖子都是血,顾不上问话,放下饭菜就回房里拿药草,熟稔地取一半新鲜的嚼出汁液,另取一半晒干的碾碎,混合成泥状,糊在布条,在背面迭了厚厚的布覆到他手腕,迅速抽出刻刀的同时将布条紧压止血。 关榆正痛出冷汗,却不敢吭声。 〝眼睛已经不好使,还敢出神?在山下就是这么学师?〞 凌湘原是弯着腰,但离止血尚需些时间,索性坐在地上。 关榆正赧颜道:〝对不起。〞 凌湘没生气,纯粹是没话找话,听他道歉后应了声,改而翻看起他的手来。 关榆正自小就喜欢做细活,从前关榆平去打猎,他留下守家时便弄些猎小动物的陷阱打发时间,待下回缠着堂兄带他一道上山。 兄弟俩无别的亲人,彼时的关榆平短则离家三两天,再久甚或一旬半月都有,关榆正看着乖巧,各家都爱把他当自己孩子那样照顾,吃着百家饭长大的他,人缘从来都很好,连村长那样的势利眼都待他颇为亲切。故这趟回来,纵已隔了三年,和邻里相处依旧融洽。 这样的亲切使关榆正放下了警备。 他能感到村人刻意对兄嫂之事避而不谈,却忘记也有不长眼、嫉妒已久的人会混入其中,故意提起凌湘失德,让场面难堪。 这些事一直都有,只是以前的关榆平处理得很好,愈是难听的话他愈是坦然,没怎么传进家中。 倘若有人笑他被来历不明的妇人骗了,他便回自己才是礼金都付不出的穷酸儿郎;倘若旁人指谪凌湘全无新妇该有的样子,让好好管教,他见人便嚷夫人在家cao持不易,该早早回家帮寸。 甚或在凌湘被村长以无子为由,强逼她自请下堂时,关榆平竟选择大闹祠堂,气得村长几近卒中,倒未再提起此事。 钱婶去世后不久,关榆平为取得村西那片地,直接提了只狼给村长,表明自己的狩猎技巧,与他许下交易,以每月捕来的猎物为饵,先要了和小路离得极近的弃地;后来遇到谭木匠,为让关榆正学艺,更以治眼疾为借口,把人一并带出深山。 有了每月这点油水,只需向村长巧言几句,什么离村不离村的事自会帮二人掩饰。故关榆平两兄弟下山的原因仅村长知晓,村人非但不知关榆平的本事,更会赞一句手足情深,根本无人在意那点特权,不曾惹来妒忌。 后来得悉关榆平在弃地建了大房子,众人心中亦仅有惶然。
上一章
目录
下一章